我还记得高二会考前一段时间,高强度背诵政史地的材料,答题的时候如有神助,然后考完大概两天就全数忘记。不仅是高中。大学里学过的很多东西,在我脑里可能也十不存一。
遗忘是死亡的过程,无法避免,不可阻挡。
很多时候,我翻看许久前的日记、灵感与想法记录,我都无法从中发掘出其前因后果,更甚者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了。笔记也不能完美地保留瞬间,因为所有的笔记都基于当时的记忆,而脑海里许多显然的东西会逐渐被腐蚀得再无痕迹。
所以我现在会时常翻看我的各类笔记,回味一下曾经的奇思妙想,顺便试图暂缓遗忘。虽然并不与人分享,也没有分享的必要:它只要存在在那里,就足够了。渴望抓住过去,也许是因为珍贵的事物不常见吧。
除了回忆,各类技能也是如此。不锤炼的技能,或者疏于运用的,也只会慢慢丧失。
但是,世间有趣的东西无涯,而时间却有限,又怎么能精通所有有意思的玩意呢?在它们永久的烙印在脑海里之前,新的玩具会取代旧的玩具,而旧的玩具只会不断被忘记。当生活与那些曾经喜爱过的东西渐行渐远,只有在回首往昔的时候才会蓦然惊觉,原来还有这么个东西陪伴过我。再尝试的时候只感觉生疏不已,与回忆里的熟稔完全不同。一股感伤便会涌上心头,那段时光已经永远地过去了,消逝在了看不见的地方,在不知道的时候。
残存的记忆比永恒的忘却更令人痛苦。如有永生之人,我想他首要的灾难就是持续不断的遗忘。他会在无尽的岁月中永远遭受遗忘的折磨,比任何肉体的刑罚都要残酷。他的肉体永存,但精神却在不停死去,而他只能目视着自己的消亡不断,毫无办法。
回忆是一个名为忘却的监牢,我无法逃脱,但或许也无需逃脱。
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,后来大半忘却了,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。所谓回忆者,虽说可以使人欢欣,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,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,又有什么意味呢,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,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,到现在便成了《呐喊》的来由。